找到相关内容501篇,用时25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学的建立

    两个弟子:僧肇和道生。   僧肇(384—414年),京兆(今西安附近)人。他先研究老庄,后来成为鸽摩罗什弟子。他写了几篇论文,后人辑成一集,称为《肇论》。《肇论》第二论是《不真空论》,其中说:“然则...者,故知有非真有。…… 万物若无,则不应起,起则非无。……欲言其有,有非真生;欲言其无,事象既形。象形不即无。非真非实有。然则不真空义,显于兹矣。”(见《大藏经》卷四十五)   《肇论》的第一论题为《...

    冯友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0643177.html
  • 浅谈无我

    地讲,“我”是假的,只是为了随顺凡夫而假设的名言,这个名言与“我”的真实之称是不相符合的。因此《肇论》上说:“以物物非物,故虽物而非物;是以物不即名而实,名不即物而履真。以名求物,物无当名之实;以物...

    印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3244919.html
  • 无 我

    ,所以,“我”是假的,只是为了随顺凡夫而假设的名言,与“我”的真实之称是不相符合的。因此《肇论》上说:“以物物非物,故虽物而非物;是以物不即名而实,名不即物而履真。以名求物,物无当名之实;以物求名,名...

    印 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0248306.html
  • 有关出入定无二的一个问题

    境界中观照。”《维摩诘经》云;“于第一义谛而不动,善能分别诸法相。”《放光般若经》云:“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。”僧肇大师在《肇论》中说:“故经云:‘圣人无知,无所不知,’信矣!是以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,...

    净戒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1653884.html
  • 小议雍正皇帝学佛记

    学人,实在是十分难得的点睛之笔。   雍正别具慧眼,发前人之所未发,在《御选语录》中首先收录了僧肇的《肇论》、《宝藏论》等论文。僧肇生于达摩东来以前,因此前人从未将他列入禅师之中,但雍正认为僧肇诸论“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24654400.html
  • 对禅定、中国佛教史、禅宗史一些疑问再认识

    中国人的杰作),不应忽视老庄及魏晋玄学的影响,《肇论》《大乘起信论》的影响。  8 每一宗师都是对前代有所继承,而又加入自己的观点。以致后来各宗之内,对修法众说纷纭,后人难以抉择,应仔细甄别抉择(这也是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84956185.html
  • 圣然:佛教与和谐山西—— 华严思想与和谐山西

    都具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、巨大的贡献。而其中最为特别、更为殊胜的就是五台山的华严思想。  佛教讲因缘,大乘入楞伽经说:‘一切法因缘生。’肇论对因缘的解释是:‘前后相生为因,现相助成为缘。诸法要因缘相假,...

    圣然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0159200.html
  • 佛驮跋陀与罗什

      佛驮跋陀与罗什 超 烦   三论大师僧肇在致刘遗民书中说:  什法师于大寺(《祐录》作“大羊寺”)出新至诸经,法藏渊旷,日有异闻。禅师於宫寺(即逍遥园)教习禅道,门徒数百,夙夜匪懈,邕邕肃肃,(《肇论》,《大正藏》卷四十五)。  这里所说的“禅师”就是佛驮跋陀罗——觉贤。从什师第一大弟子僧肇这短短几句话裏可以看出,什师主工译经、“法藏渊旷”,而贤特善“禅道”。将贤与译经泰斗什师相提并论,以见...

    超 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82561354.html
  • 般若义理与审美精神

    所说的“圣心虚微,妙绝常境,感无不应,会无不通”(《肇论·答刘遗民书》);“俯仰顺化,应接无穷,无幽不察,而无照功”(《般若无知论》)。沈约说得更清楚:“推极神道,原本心灵。感之所召,跨无边而咫尺”(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5761415.html
  • 明清时期五台山喇嘛教的兴盛和清帝朝山

    许多特权。熹宗天启三年(1623),卒,年七十八,著述有:《华严法界境》一卷,《楞严通义》十卷、《法华通义》七卷、《观楞侧记》四卷、《肇论略注》三卷。憨山德清与云栖株宏、紫柏真可、藕益智旭并称为“明代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64762700.html